一、火葬

臺灣居民原本也受到了入土為安與風水觀念等傳統觀念的影響,辦理先人後事仍然多以土葬為主,但未必是靈骨塔地墓是否為合葬,造成了濫葬現象。但由於土地、霉害等問題日益增加,民眾希望以節省土地和自然資源的角度,選擇以火化的方式來供應,但也出現靈塔的需求有限,對土地利用的壓力加大,但事實上仍在一定的需求內,尤於目前大多數的殯葬設備和方案無法提供比靈塔更多的服務,此外不同宗教、風俗習慣等文化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。目前申請土葬或火化後安置的骨灰罐(塔)必須於半年內報請,雖然是由地方政府以化學處理骨罐(塔)內,需定時請頒,也能夠達到清除這樣的目的,的確值得提倡。

二、海葬

海葬如何進行?

很多民眾誤以為海葬就是抱著骨灰罐搭船到外海,打開骨灰罐後,直接把骨灰倒入海裡,或是將骨灰罐丟進海中。其實海葬程序也有其例規定,海葬必須依法申請,經過地方政府審查同意,並選定適當海域之日、物,撥發骨灰,並有行政機關、殯葬單位人員進行。桃園市政府為免費海葬及提供民眾申請海葬服務,民眾可提前預約,並以紙船包裹骨灰,儀式簡單隆重。海葬應以「安息、盛裝、急施」為原則,避免過度急速操作。當各地殯儀人員的指導下,完成對骨灰的安置和對亡者的尊重。

如何申請?

不管是申請火葬或安葬,均需於半年內報請,並於送去市政府殯儀服務中心辦理,已申請獲得批准,將會有殯葬人員協助民眾選定合適海域,安排骨灰撒放,並提供護靈服務。選擇海葬(或骨灰安置骨罐、墓地)遺體應火化,並分解殘留的骨灰罐。桃園市政府服務中心預約,並以桃園市服務中心(骨灰罐、塔骨壺)選定遺體安葬方式,選擇合適,歡迎民眾於辦公時間內申請。

聯絡電話:臺北市立殯儀館服務中心(02)8732-9705(02)8732-9703桃園市立殯儀館(03)3251569或(03)3251570中壢市市立殯儀館(03)4522944

三、樹葬

日系設置於首座「樹濱葬」區名為生命紀念園區:96年開始啟動德公墓內闢建面積1.2公頃樹濱區設置成,提供主題式的骨灰區約6000個位,不受人工管理、無須護靈,特允人骨灰在環抱骨灰區之內自然融入土壤,讓土地資源得以永續利用,日常使用花卉、樹蔭,並以玫瑰等,有名為天靈,取代傳統墓地,預計可永久使用。民間墓區目前有「樹濱葬」、「骨靈牆」等可供選擇,此外,還有生前安排(內骨塔或靈骨罐),大多數殯儀單位會安排專人協助辦理,骨靈牆者不受骨灰罐、墓碑影響,予以骨灰骨(等地內骨塔或靈骨罐等骨灰葬、內骨塔),使用生前安排,並以傳統骨灰區分為骨灰及骨灰區、靈骨塔等方式放置骨灰,並以玫瑰花來告知傳統骨灰墓地或靈骨塔的方式安葬骨灰。

如何申請?

申請樹葬須經由主管機關同意,並由殯儀服務中心預約,或於現場收件,屬於主管機關或至台北市市立第二、三殯儀館服務中心辦理,申請書備妥及靈骨服務流程、殯儀會館將協助辦理,或直接至台北市立殯儀館。

聯絡電話:(02)8732-9713